關于啟動2022年度秋季學期校級課程認定工作的通知

作者: 時間:2022-09-21 點擊數:

各教學單位: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課程質量直接決定人才培養質量。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要求,根據教育部《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把教學改革成果落實到課程建設上,學校決定啟動2022年度秋季學期校級課程認定工作。


一、評審原則


(一)分類評審。依據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标定位,充分考慮專業和課程特點,建設适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的本科課程,實現不同類型本科課程建設全覆蓋。


(二)重點評審已有建設基礎、取得明顯教學成效的課程,讓優的更優、強的更強。重視特色課程建設,實現本科課程多樣化。


(三)高階性。課程目标堅持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培養學生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課程内容強調廣度和深度,突破習慣性認知模式,培養學生深度分析、大膽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和能力。


(四)創新性。教學内容體現前沿性與時代性,及時将學術研究、科技發展前沿成果引入課程。教學方法體現先進性與互動性,大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與個性化學習。


(五)挑戰度。課程設計增加研究性、創新性、綜合性内容,加大學生學習投入,科學“增負”,讓學生體驗“跳一跳才能夠得着”的學習挑戰。嚴格考核考試評價,增強學生經過刻苦學習收獲能力和素質提高的成就感。


二、評審類型


(一)線上課程。主要指在公開課程平台面向高校和社會學習者開放的具備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慕課)特征的課程,堅持“學生受益第一、開放共享為先”的基本理念,重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重構課程體系、課程内容和教學模式,強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申報線上課程的,必須對校外開放,且有外校學生選課數據。


(二)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主要指基于慕課、專屬在線課程(SPOC)或其他在線課程,運用适當的數字化教學工具,結合實際對校内課程進行改造,安排20%—50% 的教學時間實施學生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面授有機結合開展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打造在線課程與課堂教學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課”。


(三)應用型課程。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标導向,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機制,“産業鍊、創新鍊和人才培養鍊”三鍊融合,從課程定位、課程内容、課程設計、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資源、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系統推進應用性建設。主要包括項目化課程、案例式課程、校企合作課程等類型。


(四)線下課程。主要指以面授為主的課程,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為重點,重塑課程内容,創新教學方法,強化課堂設計,增強課堂互動,提升課程學習的挑戰性,煥發課堂生機活力,發揮好課堂教學主陣地、主渠道、主戰場作用。


(五)社會實踐課程。通過“青年紅色築夢之旅”“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等活動,建設社會實踐一流課程,切實加強實踐育人。課程應為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的非實習、實訓課程,社會實踐學時占課程總學時的70%以上,配備理論指導教師,具有穩定的校外社會實踐教學基地,可保證社會實踐課程規範化和可持續發展。


(六)虛拟仿真(實驗)項目。主要指基于軟件技術構建虛拟(實驗)教學系統,是現有各種教學實驗室的數字化和虛拟化。虛拟仿真(實驗)課程可以與其他線上線下(實驗)課程互補,在教學項目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實驗教學理念,堅持需求導向,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對高校人才培養的需求,緊密結合與業特色和行業産業發展最新成果,緊密結合學校定位和人才培養特點,采用現代信息技術,研發原理準确、内容緊湊、時長合理、難度适宜的虛拟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申報課程應創新(實驗)教學項目資源呈現方式,注重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各種媒介促進教學準備、線上認論、線下交流;加強網絡化條件下(實驗)教學規律研究,探索提升(實驗)教學效果的方式方法;采用先進可靠的(實驗)研發技術;保證穩定安全的開放運行模式;持續改進的(實驗)評價體系;提升顯著示範的(實驗)教學效果。


三、評審條件


參評課程須至少經過一個學期(或一個完整教學周期)的建設和完善,取得實質性改革成效,在同類課程中具有鮮明特色、良好的教學效果,并承諾入選後将持續改進。符合相關類型課程基本形态和特殊要求的同時,在以下多個方面具備實質性創新,有較大的借鑒和推廣價值。


(一)教學理念先進。堅持立德樹人,強化課程思政,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緻力于開啟學生内在潛力和學習動力,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所有參加認定課程(除創新課程結題外)必須提交課程思政大綱。


(二)課程教學團隊教學成果顯著。課程團隊教學改革意識強烈、理念先進,人員結構及任務分工合理。主講教師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較高學術造詣,積極投身教學改革,教學能力強,能夠運用新技術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三)課程目标有效支撐培養目标達成。課程目标符合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标,注重知識、能力、素質培養。


(四)課程教學設計科學合理。圍繞目标達成、教學内容、組織實施和多元評價需求進行整體規劃,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設計合理。


(五)課程内容與時俱進。課程内容結構符合學生成長規律,依據學科前沿動态與社會發展需求動态更新知識體系,契合課程目标,教材選用符合教育部和學校教材選用規定,教學資源豐富多樣,體現思想性、科學性與時代性。


(六)教學組織與實施突出學生中心地位。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創新教與學模式,因材施教,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資源共享、知識生成,教學反饋及時,教學效果顯著。


(七)課程管理與評價科學且可測量。教師備課要求明确,學生學習管理嚴格。針對教學目标、教學内容、教學組織等采用多元化考核評價,過程可回溯,診斷改進積極有效。教學過程材料完整,可借鑒可監督。


(八)每人限報一門課程。課程負責人須為本校正式聘用的教師。已被認定為省級、校級一流課程的,不再參加此次評審。


(九)省級、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申報,将從已認定的校級課程中遴選推薦。


(十)所有在研的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建設課程、校級在線課立項建設程可申請認定線上一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一流課程;所有在研的應用型課程立項建設課程可參加應用型課程認定。前期未立項建設,但符合課程評審條件的課程也可申請本次課程認定。未結題的校級創新課程不得參加認定。


四、申報工作


(一)根據各學院專業、課程建設情況限定推薦課程門數。按每個專業1門為基數(馬克思主義學院可推薦基數為1門),國家級專業、課程增加2門推薦名額,省級專業、課程增加1門推薦名額,同一專業、課程取最高等級,不重複計算。請各教學單位根據要求認真規範做好組織推薦、評議評審等工作。創新課程結題不占各學院可推薦課程門數。


學院

外國語學院

文學院

教師教育學院

數學科學學院

計算機科學學院

生物工程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

體育學院

法學院

美術與設計學院

化學工程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專業基數

5

3

2

1

5

3

6

2

2

4

4

2

4

1

省以上專業增加數

1

2

3

1


1

1


1


1


1


省以上課程增加數

3

2

4

5

1


3


2

1

2


1

2

可推薦

門數

9

7

9

7

6

4

10

2

5

5

7

2

6

3



(二)申報時間和方式


請各教學單位将申報材料彙總後,于11月25日前将《校級課程申報書》(申報書需與佐證材料合并為一個PDF文件)、《校級課程申報彙總表》電子稿發送至siusai@foxmail.com,同時《校級課程申報彙總表》紙質稿交教務處209辦公室。聯系人:陳鑫,電話:5510059。


附件:《bv伟德官方网站關于課程建設的指導意見》


《bv伟德官方网站應用型課程建設規範(試行)》


《bv伟德官方网站在線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辦法(試行)》


                     教務處


                  2022年9月21日




  • 附件【通知附件.zip】已下載

版權所有 bv伟德官方网站 - 伟德国际1916备用网址 黑ICP備12004996号 信息管理:黨委宣傳部 公安機關備案号 23060402000015

Baidu
sogou